阅读提示:沙洋县滨江新区百秀坡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探索“1+N”功能集成模式,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我市通过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进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实施适老化改造等举措,构建起多层次、专业化、精准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不断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日前,沙洋县滨江新区百秀坡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竣工,即将在今年8月投入运营。作为今年我市建成的首个养老服务综合体,该项目集日托、全托、助餐、康复、娱乐于一体。
社区基层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通过深度整合养老与托育资源优化空间功能配置,即以标准化服务提升养老效率,以个性化供给满足长者多元需求,让社区成为充满温度与活力的全龄友好型幸福家园。
而这,正是我市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鲜活写照。
直面难题
基层养老服务焕新颜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荆门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达38.3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6%,比城镇高出20个百分点,这组数据背后是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严峻现实。伴随“三供一业”改革,新成立社区面临养老设施短缺、服务供给不足的突出矛盾。
面对需求压力,基层积极创新实践。百秀坡社区探索出“1+N”功能集成模式,1个综合体集成日间照料、全托服务、助餐助浴等基础功能,N个特色空间如舞蹈室、乐器室、托育驿站满足个性化需求,其中“幸福里食堂”的设立,切实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资金短缺和配套设施落地曾是两大阻碍。沙洋县通过统筹整合省级财政专项补贴,破解了启动资金难题;由县政协牵头,组织电力、通信、燃气等8个部门现场办公,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最终实现“四网通”。
眼见着养老服务综合体竣工,73岁的李奶奶一脸期盼笑呵呵地说:“听说到这里住能学画画、做理疗,还有同龄人唠嗑,可安逸着呢!”社区负责人表示,综合体投入使用后,将根据老年人需求,定期开展健康讲座、心理疏导等特色活动,还计划引入专业护工团队,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精准服务,让社区老人们颐养天年。
统筹规划
构建养老服务体系
百秀坡社区养老综合体的建成,是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缩影。
面对农村老龄化的挑战,我市确立了“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的顶层设计,构建起从政策保障到资金投入的完整体系。近三年,我市争取中省专项资金近2亿元,其中40%用于农村养老;2025年又争取到733万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将新建3个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和改造10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纳入政府民生实事。
在政策与资金的精准投入下,一系列养老服务项目得以扎实推进,不仅完善了养老服务网络架构,更切实提升了养老服务的专业性与精准度。12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解决了农村失能半失能老人的专业照护问题。沙洋县拾回桥镇养老服务中心的护理员王大姐对此感触颇深:“以前照护老人全靠经验,现在有了专业设备和定期培训,我们能为老人提供更科学的服务。”
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筑牢专业照护根基,村级养老服务设施则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保障。村级层面的106个养老服务驿站和39个“幸福里食堂”,则构建起老年人的“15分钟服务圈”。在官垱镇高桥社区幸福里食堂,厨师们在为100多位老人准备午餐。“两荤两素只要5块钱,食材统一配送,既便宜又卫生。”高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王华介绍。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分散供养老人的吃饭难题。
从集中式服务场所建设到日常生活照料,荆门养老服务持续向居家场景延伸。适老化改造则体现了“精准滴灌”的政策温度。按照每户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我市已为近2000户农村特困老年人家庭完成改造,新增家庭养老床位1026张。在东宝区子陵铺镇,78岁的张大爷家中新装了智能呼叫设备、马桶和防滑扶手。“政府不仅出钱改造,还教会我用智能设备呼叫服务,现在一个人在家也放心了。”张大爷感慨道。
创新驱动
开拓智慧养老路径
走进荆门市智慧养老服务指挥中心,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的数据,勾勒出荆门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坚实足迹:平台链接366个养老机构,累计服务派单9758人次,3041名老人接受健康监测。这个投入1000万元建设的四级智慧平台,正以数据为笔,重塑荆门养老服务的全新形态。
智慧平台不仅实现服务的高效运转,更成为守护老人生命安全的“数字卫士”。目前,已有3名老人通过智慧平台监测得到紧急救助,427次报警和求助呼叫得到及时响应。京山市孙桥镇的李女士对此深有感触:“过去我得辞掉工作照顾母亲,现在有专业护理员通过智慧平台调度上门,我也能重新回归职场。”
当数字化浪潮赋能养老服务,我市以创新思维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径。在漳河镇迎接社区的银发享老中心,72岁的陈爷爷正沉浸在老年课堂中。该中心整合健康管理、老年课堂、社交体验等多功能服务,探索发展老年人康养服务。依托长寿文化、温泉资源等特色禀赋,荆门正全力培育新的银发经济增长点,让养老服务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制度保障托底民生,改革创新释放动能。公办养老机构的社会化改革则成为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一招。以市颐养院社会化运营为突破口,荆门培育了和美、爱尚家等10余个本地养老企业,并引入专业餐饮公司运营幸福里食堂。“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提升了服务质量。”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负责人说道。
今夏,百秀坡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的即将启用,是荆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新起点。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未来荆门将继续着力做强“家边”养老、做实“身边”养老、做细“床边”养老,全方位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http://www.jingmen.gov.cn/art/2025/6/26/art_477_1161197.html